咨询电话: | 021-34771108 |
服务时间: | 09:30 -20:30 |
前几个月,和知觉几位志趣相投的咨询师伙伴自发成立了“表演社”,陆陆续续地在排演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《雷雨》,说排演太严肃,其实就是对着台词本在角色扮演。几次活动下来发现,体会角色错综复杂的心情,还要准确拿捏,一致呈现,可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。不过,也越发觉得角色扮演对于咨询师的共情训练确是极好的。在此分享一二思考:
当我们拿到剧本,首先的功课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,家庭背景,人物之间的关系脉络,人物的性格色彩进行初步的了解,得知在TA身上发生了什么,这些基本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描绘各自演绎的人物的个性底色。
有了对人物基本的认识,我们开始尝试在对白中演绎TA,这份演绎考验着我们是否能入戏,是否能真正放下自己,成为人物本身。
在心理咨询师中,我们常常提到共情这个词,共情的英文是Empathy,源自德文eihfuhlung,意思是“感觉到里面去”。对于演员来说,也是要到人物里面去。
对个案准确的情绪拿捏,并一致的表达,就像是咨询师在咨询中对个案一个精准的共情反映,考验了两部分:感觉得到,表达得出。
演员,只能演绎和表达出自己能够体验到的情绪经验。如果人物十分伤心,我们只能体会一二,那就太薄,太弱,无法打动;如果十分伤心,我们可以体会八九,却只可言说一二,那仍然缺乏力道。
同样,对于咨询师来说,也只能共情到自己可以到达的情绪疆域,加强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情绪强度。
在聆听个案讲述自己生命故事的过程中,咨询师并不是站在远方,用理智、逻辑进行客观地分析、解决问题,我们需要贴近个案语言及非言语所传递的信息,感受到TA情感的流动,这份从情感上的贴近和靠近,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个案的心里,有机会帮助TA重整自己的经验。
一个好演员的入戏,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感受,让我们透过演员的表演,看见了人物,看见了TA的情绪,看见了TA的生命历程。
一个咨询师的共情,可以让个案觉得自己的感受被了解,被接纳,被整理;其中甚至有些感受是自己不曾体会过的,透过咨询师的共情,可以让个案对自己的感觉保持开放,并不断拓展。
正如EFT(情绪取向伴侣治疗)的创始人Sue Johnson所说:用心传递的共情,会提高案主的安全感,有助专心构建经验和它的意义,并且因此催生新的反应。咨询师是个案处理经验的伙伴,透过共情,整理和加深每一个个案的情感经验。
当然,对于咨询师来说,除了能够入戏,能够到个案的感觉里去,也要能够出戏,用专业的眼光理解个案,并观察咨询中彼此的互动过程。灵活地在体验性自我和观察下自我之间切换。
文 | 刘怡婷
微信服务号 | 『知觉心理』zhijuexinli
官方网址 |www.zhijuexinli.cn
预约电话 |021-34771108
知之,于理 | 觉之,于心
「知」「觉」之间 | 通达「心」「理」